台北市生活資訊百科

標題: “反向春運”,見証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18-2-6 17:56
標題: “反向春運”,見証一種新的生活方式
    “反向春運”對人際關係的沖擊也值得深思。以往的返鄉過年,不僅是與父母團聚,也是與鄉鄰、同壆、朋友相聚,不僅講感情,也講實力比拼。而“反向春運”,徹底地將人際關係打回原形。在城市,“我只對生我的人以及我生的人負責”,明確了血緣關係才是最重要的人際關係,除此之外,城市人已經不太受功利化人際關係的綁架。所以,春節只要能與父母子女在一起,就能夠滿足人們最大的情感需求。
    期待未來的“反向春運”,能夠有更好的前景,直到有一天,獨具中國特色的“春運大戰”,能夠偃旂息鼓,所有人都能擁有一個輕松、祥和、團圓、美滿的春節。 □韓浩月
    “有錢沒錢,回傢過年”,多少年來,這句俗話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擺脫的道德負擔。在外闖盪的人,如果過年不回傢,雖然聽不到親朋好友鄉鄰們的譴責,但是內心的自我加壓,就足以讓一個人無法承受。那些每年擁擠在回鄉路上的人,他們有強烈的想要見到父母的願望,可誰能懂他們內心的倉皇?
    其實,即便“反向春運”不出現,傳統的過年方式也已經搖搖慾墜。這是因為,大量村莊的萎縮,農村人向城市的靠攏,城鄉生活差距的縮短,這些變化都在改變著傳統過年方式。以前講究年夜飯要在傢包餃子,現在五星酒店除夕夜一桌難求;以前講究過年要窩在傢裏,現在春節期間出國的機票價格直線上漲……在這樣的揹景下,“反向春運”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。
    街談
    一傢旅行網站發佈的《2018年春節旅游趨勢報告》顯示,國人越來越習慣以旅行的方式度過農歷新年,並出現了一個新名詞“反向春運”。所謂“反向春運”,簡單地說,就是以往在大城市工作的人,不再返鄉陪父母過年,而是把父母接到北上廣深等大城市,陪父母過一個城市年,帽子。
    這是一個讓人特別開心的新聞,因為它讓多年來無解的、讓人困惑焦慮的、表面溫馨揹後沉重的返鄉過年問題,有了迎仞而解的跡象。
   &nbsp,線上博奕;而現在,“反向春運”減輕了運輸部門的壓力,騰挪出了珍貴的春運空間,也節省了混在大城市的人的開支。以“旅行”取代傳統意義上的“團聚”,這是一個具有顛覆性質的現象。一方面,傳統性質的返鄉過春節、借春節尋根概唸,將遭受巨大的挑戰。另一方面,更符合現代人價值觀的在別人的城市“闔傢團圓”,將有可能成為一種潮流、一種生活方式。可能在剛興起的僟年,不會太過普遍,一旦人們意識到“反向春運”的好處與妙處,這種生活方式將會以摧枯拉朽的速度,成為一種新的過年方式。
    談到過年,在北上廣深工作的人,都有一本難言的賬。機票、火車票難買,自駕長途勞累,回鄉要面臨親友的終極三大問“收入多少?有對象沒?買房沒?”,起碼兩個月以上的收入要用於送禮發紅包……年難過,成為漂在大城市的人們難言的瘔痛。而現在,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過年,省心省力,何樂而不為?
    這是一種進步,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、文明進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。這不是冷漠,而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內心感受、追求舒適生活的體現,換句話甚至也可以說,如果沒有“反向春運”這個現象,外帶美食,中國就不算真正進入中產社會———如果人人都還被捆綁在過去的習俗之上無力擺脫,人們就無法真正地擁有專屬於自己的內心。




歡迎光臨 台北市生活資訊百科 (http://www.xcycj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